铸就精良的产品品质

共享发展成果,共同推动行业发展

大豆浓缩蛋白的营养成分及在水产日粮中的应用有哪些?

发表时间:2024-07-18 访问量:49423

大豆浓缩蛋白(soy protein concentrate,SPC)是豆粕除去大量非蛋白成分后的剩余物,以干基计粗蛋白含量应不低于65%(《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》2013年第24版),去除的非蛋白成分主要是可溶性碳水化合物、低分子含氮物和矿物质。自20世纪50年代SPC工业化生产以来,就广泛应用在食品和饲料工业。SPC作为植物蛋白原料,在水产日粮中主要考虑对鱼粉的替代,但鱼种不同,替代比例差异较大。浓缩蛋白设备

1 大豆浓缩蛋白的氨基酸组成

SPC是豆粕进一步深加工的产物,和去皮豆粕相比粗蛋白约提高了35.7%,氨基酸的含量也有不同比例的提高;而和鱼粉(粗蛋白质67%)相比,粗蛋白虽然接近,但氨基酸组成却不如鱼粉平衡,尤其蛋氨酸含量不到优质鱼粉含量的一半。

2 大豆浓缩蛋白的抗营养因子

SPC除了对蛋白进行“浓缩”之外,还大幅度减少了大豆抗营养因子。大豆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两类:类是抗原蛋白,如蛋白酶抑制因子、大豆凝集素、大豆球蛋白和β-大豆球蛋白等;第二类是低聚糖如蔗糖、水苏糖、棉籽糖等。SPC加工工艺清除抗营养因子的途径有:①溶剂可以清除大部分低聚糖;②溶剂可以使蛋白质变性从而破坏大豆抗原蛋白结构;③后期加热温度和时间控制可减少热不稳定抗原,如蛋白酶抑制因子、大豆凝集素和皂苷等。

3 大豆浓缩蛋白在水产日粮中的应用

SPC粗蛋白含量和鱼粉接近,价格却比鱼粉便宜,故而众多学者在不同鱼品种日粮中尝试用SPC替代鱼粉,结果显示品种不同,替代比例差异较大,大多数品种日粮中鱼粉不能被SPC完全替代。SPC氨基酸组成不如鱼粉平衡,尤其蛋氨酸含量仅是优质鱼粉的1/2是限制性因素之一,另外SPC适口性较鱼粉差是另一限制性因素。淡水鱼鲤鱼(Cyprinus carpio)中的替代研究表明,18 ℃时,SPC组比鱼粉组蛋白和脂肪表观消化率高,但在25 ℃时,只有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鱼粉组,而且钙磷表观消化率两个温度条件下均显著低于鱼粉组;虹鳟鱼(Oncorhynchus mykiss)日粮中SPC替代鱼粉的研究较多,日粮蛋白质由鱼粉和SPC提供,不同替代组之间蛋白水平基本一致,从最适替代比来看,在虹鳟日粮中,SPC可以部分甚至完全替代鱼粉而不影响虹鳟的生长性能和鱼体组成。

海水鱼中大菱鲆(Scophthatmus maximus L.)、牙鲆(Paralichthys olivaceus)、细点牙鲷(Dentex den⁃tex)和军曹鱼(Rachycentroncanadum)的替代研究表明,大菱鲆、牙鲆和细点牙鲷日粮中,SPC替代鱼粉的比例不超过25%,但在军曹鱼中的替代比例却可以达到75%而不影响成活率和特定增长率。结果表明,鱼品种不同,替代结果差异较大。此外,甲壳动物如南美白对虾(Litopenaeus vannamei)上的替代研究表明,SPC可以替代75%的鱼粉而不影响虾成活率和特定增长率。

4 结语

相比豆粕,SPC粗蛋白含量更高、抗营养因子更低;在水产日粮中,鱼品种不同导致替代比例差异较大,需要考虑替代后氨基酸平衡和适口性改善来进一步提高替代比例。

微信图片编辑_20240718084202.jpg

相关标签:

移动端网站